一、小麥施肥原則
(一)對于旺長麥田,要控制肥水,控旺促壯。對已拔節的麥田,嚴格肥水管理,拔節肥可延遲到拔節后期至旗葉露尖時施用。對群體小、生長瘦弱的麥田,盡早追施拔節肥。
(二)在基肥不足、長勢較差情況下,目標產量水平300公斤/畝以下,起身期到拔節期結合灌水追施尿素4~5公斤/畝;目標產量水平300~400公斤/畝,起身期到拔節期結合灌水追施尿素5~8公斤/畝和氯化鉀1~3公斤/畝;目標產量水平400~550公斤/畝,起身期到拔節期結合灌水追施尿素8~12公斤/畝和氯化鉀3~5公斤/畝。
(三)在一些微量元素缺乏的地區,提倡結合“一噴三防”,結合病蟲草害(蚜蟲和赤霉病)的防治,在小麥拔節期、孕穗期和灌漿期噴施微量元素葉面肥;且在小麥灌漿期用磷酸二氫鉀150~200克加0.5公斤的尿素兌水50公斤進行葉面噴施,噴施時注意避開烈日晴朗、天氣炎熱的正午時間,以免葉片灼傷。
二、水稻施肥原則
(一)按照減氮控磷穩鉀原則,適當降低氮肥、磷肥總用量。肥料養分推薦用量:氮肥(N)9~12公斤/畝,磷肥(P2O5)4~6公斤/畝,鉀肥(K2O)3~5公斤/畝。
(二)氮肥施用提倡少量多次原則,60%的氮肥基施,分蘗肥、穗肥各占20%或者70%的氮肥基施,穗肥占30%;磷肥全部基施;鉀肥以基施為主,可按照80%基施、穗肥20%追施,也可以全部基施。建議推薦使用水稻專用肥、緩控釋肥等,后期可根據水稻長勢情況,適當追施尿素。
(三)早—晚稻地區早稻季適當增加磷肥用量、減少鉀肥用量,晚稻季減少磷肥用量、增加鉀肥用量。
(四)增施有機肥,實行秸稈粉碎翻壓還田。施用有機肥的田塊,基肥用量可適當減少;常年秸稈還田的地塊,鉀肥用量可減少20%~30%。頭季種植豆科綠肥的田塊,還田綠肥鮮草量在1500公斤/畝以上,每畝減少氮肥用量3公斤。
(五)推薦有條件的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種植大戶,結合機械,采用水稻側深施肥技術,可減少肥料用量10%~20%。
(六)配合施用鋅肥和硅肥,尤其冷浸田、早稻田、泥腳淺、易倒伏等田塊。
三、玉米施肥原則
(一)肥料養分推薦用量:氮肥(N)13~15公斤/畝,磷肥(P2O5)3~5公斤/畝,鉀肥(K2O)4~6公斤/畝。
(二)基肥為主,追肥為輔;追肥中以穗肥為主,粒肥為輔。氮肥分次施用,高產田適當增加鉀肥的施用比例。
(三)增施有機肥,鼓勵秸稈還田,培肥地力。
(四)提倡高山地區及城郊鮮食玉米種植區結合地膜覆蓋,重視硫、鋅等中微量元素的配合施用,推薦基施七水硫酸鋅1~2公斤/畝或其他含量鋅肥。
(五)酸性土壤視土壤pH狀況配合施用60~150公斤/畝生石灰、或者4~8公斤/畝硅肥,與玉米播種前15天施用到田。
四、馬鈴薯施肥原則
(一)依據測土結果和目標產量,確定氮磷鉀肥合理用量;依據土壤肥力條件優化氮磷鉀化肥用量,馬鈴薯屬喜鉀作物,應注重增施鉀肥。忌用含氯肥料。
(二)增施有機肥,提倡有機無機配合施用;忌用沒有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
(三)依據土壤鉀素狀況,適當增施鉀肥。
(四)肥料分配上以基、追結合為主,追肥以氮鉀肥為主。
(五)依據土壤中微量元素養分含量狀況,在馬鈴薯旺盛生長期葉面適量噴施中微量元素肥料。
(六)肥料施用應與高產優質栽培技術相結合,尤其需要注意病害防治。
五、油菜施肥原則
(一)在基肥用量不足的地塊,尤其是對長勢較弱的直播油菜,及早增施以氮肥為主的速效肥料,氮肥(N)用量2~3公斤/畝、磷肥(P2O5)用量0.5~1公斤/畝、鉀肥(K2O)用量1~2公斤/畝,也可施用相應養分量的油菜專用配方肥。
(二)磷鉀肥用量不足的地塊,在角果發育期噴施磷酸二氫鉀,一般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0.3~0.5公斤/畝,可有效防止油菜早衰。
(三)依據土壤有效硼狀況,補充硼肥,注意使用合格硼肥,可與防治菌核病進行“一促四防”,一般葉面噴施硼砂0.2公斤/畝,濃度0.2%左右,或其他高含量、水溶性好的硼肥。
(四)酸性土壤地區、高產區域近年缺鎂現象時有發生,可在花期結合防治菌核病進行肥藥噴施,一般噴施硫酸鎂0.5~1.0公斤/畝,濃度1~2%,也可在角果發育期噴施。
(五)針對部分油菜長勢較弱、難以形成產量的田塊,每畝追施尿素3-5公斤,水稻種植前整地翻壓做綠肥。
六、棉花施肥原則
(一)肥料養分推薦用量:氮肥(N)18~20公斤/畝,磷肥(P2O5)5~7公斤/畝,鉀肥(K2O)10~12公斤/畝,硼砂0.5~1公斤/畝。建議施用棉花專用復合肥,對于鋅缺乏的棉田,注意補施硫酸鋅1~2公斤/畝,嚴重缺硼棉田,配合噴施硼肥(濃度為0.1%-0.2%)。
(二)增施有機肥,采用秸稈(麥稈、油菜稈殼、稻草)覆蓋還田,保墑、增肥和壓制雜草,實行有機無機相結合。
(三)對于營養缽育苗移栽棉田,基肥采用穴施肥墊土再栽缽苗,或栽缽苗時不施肥,待缽苗成活后及時追施,追肥采用條施后中耕覆土,或條溝施覆土,或兌水灌施。
七、蔬菜施肥原則
(一)結球葉菜類
(1)合理施用有機肥,有機肥與化肥配合施用;氮磷鉀肥的施用應遵循控氮、穩磷、增鉀的原則。
(2)肥料分配上以基、追結合為主;追肥以氮肥為主,氮磷鉀合理配合。
(3)與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特別是節水灌溉技術結合,以充分發揮水肥耦合效應,提高肥料利用率。
(4)提倡使用有機肥。一般畝施有機肥500公斤或無害化處理的畜禽糞便2~3方。加大沼液使用力度,稀釋3倍后施用到田,兩次施用間隔在15天以上,畝沼液年用量不超過3方。
(5)產量水平4500~5500公斤/畝,氮肥(N)13~15公斤/畝,磷肥(P2O5)4~6公斤/畝,鉀肥(K2O)8~10公斤/畝;產量水平5500~6500公斤/畝,氮肥(N)15~18公斤/畝,磷肥(P2O5)6~10公斤/畝,鉀肥(K2O)12~14公斤/畝;產量水平大于6500公斤/畝,氮肥(N)18~20公斤/畝,磷肥(P2O5)10~12公斤/畝,鉀肥(K2O)14~16公斤/畝。氮鉀肥30%~40%基施,60%~70%追施,磷肥全部作基肥條施或穴施。
(6)對于缺硼的地塊,可基施硼砂0.5~1公斤/畝,或葉面噴施0.2%~0.3%的硼砂溶液2~3次。同時可結合噴藥噴施2~3次0.5%的磷酸二氫鉀,以提高凈菜率和商品率。
(二)茄果類
(1)因地制宜地增施優質有機肥,推薦施用微生物有機肥、果菜專用復合肥、高鉀復合肥、水溶肥等。優質農家肥2~3方/畝作基肥一次施用,結合施用果菜專用復合肥。
(2)開花期控制施肥,從始花到分枝坐果時,除植株嚴重缺肥可略施速效肥外,都應控制施肥,以防止落花、落葉、落果。幼果期和采收期要及時施用速效肥,以促進幼果迅速膨大。移栽后到開花期前,促控結合,以薄肥勤澆。
(3)產量水平2000公斤/畝以下:施氮肥(N)6~8公斤/畝,磷肥(P2O5)2~3公斤/畝,鉀肥(K2O)9~12公斤/畝;產量水平2000~4000公斤/畝:施氮肥(N)8~16公斤/畝,磷肥(P2O5)3~4公斤/畝,鉀肥(K2O)10~18公斤/畝;產量水平4000公斤/畝以上:施氮肥(N)16~20公斤/畝,磷肥(P2O5)4~5公斤/畝,鉀肥(K2O)18~24公斤/畝。
(4)一般情況下氮肥總量的20%~30%作基肥,70%~80%作追肥,對于氣溫高、濕度大情況應減少氮肥基施量,甚至不施;磷肥可60%作基肥,留40%追肥;鉀肥總量的30%~40%作基肥,60%~70%作追肥。
八、柑橘施肥原則
(一)增施有機肥,堅持有機無機肥料配合施用;秋季未施用有機肥的晚熟柑橘園注意春季補施;提倡橘園行間種植綠肥,春季翻壓或者覆蓋還田,培肥土壤、保持水土。土壤酸化嚴重的果園施用生石灰、鈣鎂磷肥等進行改良。
(二)根據柑橘園土壤肥力和不同熟期柑橘品種的生長勢及產量水平,適當調減氮磷鉀肥用量;中微量元素采用“因缺補缺”的施肥策略,補充鎂、鈣、硼、鋅、鐵等中微量元素,尤其是在春季柑橘萌芽前及開花前后補充硼和鋅。
(三)肥水管理應與綠色高產優質栽培技術結合,春季施肥前注意果樹的整形修剪;夏季易出現高溫伏旱,提倡橘園生草覆蓋和穴貯肥水技術,有條件的果園提倡水肥一體化技術;秋季注意深施有機肥。
(四)施肥用量。推薦施用柑橘專用復合肥。產量3000公斤/畝以上果園,氮肥(N)用量25~35公斤/畝,磷肥(P2O5)8~12公斤/畝,鉀肥(K2O)20~30公斤/畝;產量1500~3000公斤/畝果園,氮肥(N)用量20~30公斤/畝,磷肥(P2O5)8~10公斤/畝,鉀肥(K2O)15~25公斤/畝;產量1500公斤/畝以下果園,氮肥(N)用量15~25公斤/畝,磷肥(P2O5)6~8公斤/畝,鉀肥(K2O)10~20公斤/畝。如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肥料用量可減少30%~40%。
(五)施用方式。30%~40%氮肥、30%~40%的磷肥、20%~30%的鉀肥在2~3月開花前后施用。30%~40%氮肥、20%~30%的磷肥、40%~50%的鉀肥在6~7月采果前施用。20%~30%氮肥、40%~50%的磷肥、20%~30%的鉀肥、全部的有機肥在11~12月采果前后施用。每畝施用硼砂0.5~1公斤、硫酸鋅1~1.5公斤,與有機肥混合在秋季施用。
湖北省2021年主要農作物施肥建議
作物
|
肥料配方(N-P2O5-K2O)
|
目標產量
|
基肥
(公斤/畝)
|
追肥
|
鄂東、鄂東南早稻
|
15-8-7
|
一般產量
|
50~60
|
分蘗肥和穗粒肥分別追施尿素3~4公斤/畝、2~3公斤/畝。
|
高產目標
|
55~65
|
分蘗肥追施尿素4~5公斤/畝,穗粒肥追施尿素3~4公斤/畝、氯化鉀2~3公斤/畝。
|
22-12-11
|
一般產量
|
30~40
|
分蘗肥和穗粒肥分別追施尿素3~4公斤/畝、2~3公斤/畝。
|
高產目標
|
40~50
|
分蘗肥追施尿素4~5公斤/畝,穗粒肥追施尿素2~3公斤/畝、氯化鉀2~3公斤/畝。
|
鄂東、鄂東南中稻
|
15-6-9
|
一般產量
|
50~60
|
分蘗肥和穗粒肥分別追施尿素4~5公斤/畝、3~4公斤/畝。
|
高產目標
|
60~70
|
分蘗肥追施尿素4~5公斤/畝,穗粒肥追施尿素2~3公斤/畝、氯化鉀2~3公斤/畝。
|
22-9-14
|
一般產量
|
35~45
|
分蘗肥和穗粒肥分別追施尿素3~5公斤/畝、2~3公斤/畝。
|
高產目標
|
40~50
|
分蘗肥追施尿素4~5公斤/畝,穗粒肥追施尿素2~3公斤/畝、氯化鉀2~3公斤/畝。
|
鄂東、鄂東南晚稻
|
15-6-10
|
一般產量
|
45~55
|
分蘗肥和穗粒肥分別追施尿素3~4公斤/畝、2~3公斤/畝。
|
高產目標
|
50~60
|
分蘗肥追施尿素4~5公斤/畝,穗粒肥追施尿素3~4公斤/畝、氯化鉀2~3公斤/畝。
|
22-11-12
|
一般產量
|
35~45
|
分蘗肥和穗粒肥分別追施尿素3~5公斤/畝、2~3公斤/畝。
|
高產目標
|
40~50
|
分蘗肥追施尿素4~5公斤/畝,穗粒肥追施尿素2~3公斤/畝、氯化鉀2~3公斤/畝。
|
江漢平原早稻
|
15-8-7
|
一般產量
|
50~60
|
分蘗肥和穗粒肥分別追施尿素3~4公斤/畝、3~4公斤/畝
|
高產目標
|
55~65
|
分蘗肥和穗粒肥分別追施尿素4~5公斤/畝、3~4公斤/畝。
|
18-12-15
|
一般產量
|
35~45
|
分蘗肥和穗粒肥分別追施尿素3~4公斤/畝、3~4公斤/畝
|
高產目標
|
40~50
|
分蘗肥和穗粒肥分別追施尿素4~5公斤/畝、3~4公斤/畝。
|
江漢平原中稻
|
15-6-9
|
一般產量
|
50~60
|
分蘗肥和穗粒肥分別追施尿素4~5公斤/畝、3~4公斤/畝。
|
高產目標
|
55~65
|
分蘗肥和穗粒肥分別追施尿素5~6公斤/畝、3~4公斤/畝。
|
22-9-14
|
一般產量
|
35~45
|
分蘗肥和穗粒肥分別追施尿素4~5公斤/畝、3~4公斤/畝。
|
高產目標
|
40~50
|
分蘗肥和穗粒肥分別追施尿素5~6公斤/畝、3~4公斤/畝。
|
作物
|
肥料配方(N-P2O5-K2O)
|
目標產量
|
基肥
(公斤/畝)
|
追肥
|
江漢平原晚稻
|
15-7-10
|
一般產量
|
45~55
|
分蘗肥和穗粒肥分別追施尿素4~5公斤/畝、3~4公斤/畝。
|
高產目標
|
50~60
|
分蘗肥和穗粒肥分別追施尿素5~6公斤/畝、3~4公斤/畝。
|
20-10-15
|
一般產量
|
40~50
|
分蘗肥和穗粒肥分別追施尿素4~5公斤/畝、3~4公斤/畝。
|
高產目標
|
45~55
|
分蘗肥和穗粒肥分別追施尿素5~6公斤/畝、3~4公斤/畝。
|
鄂中、鄂北丘陵崗地中稻區
|
16-6-8
|
一般產量
|
50~60
|
分蘗肥和穗粒肥分別追施尿素4~6公斤/畝、3~5公斤/畝。
|
高產目標
|
55~65
|
分蘗肥和穗粒肥分別追施尿素4~6公斤/畝、3~5公斤/畝。
|
23-10-12
|
一般產量
|
35~45
|
分蘗肥和穗粒肥分別追施尿素4~6公斤/畝、3~4公斤/畝。
|
高產目標
|
40~50
|
分蘗肥和穗粒肥分別追施尿素4~6公斤/畝、3~5公斤/畝。
|
鄂西山地中稻區
|
15-8-9
|
一般產量
|
50~60
|
分蘗肥和穗粒肥分別追施尿素4~6公斤/畝、3~4公斤/畝
|
高產目標
|
55~65
|
分蘗肥和穗粒肥分別追施尿素5~6公斤/畝、3~4公斤/畝。
|
22-11-12
|
一般產量
|
35~45
|
分蘗肥和穗粒肥分別追施尿素4~6公斤/畝、3~5公斤/畝。
|
高產目標
|
40~50
|
分蘗肥和穗粒肥分別追施尿素4~6公斤/畝、3~5公斤/畝。
|
平原崗地玉米區
|
15-6-9
|
一般產量
|
50~60
|
大喇叭口期和孕穗期分別追施尿素7~9公斤/畝、5~7公斤/畝。
|
高產目標
|
55~65
|
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8~10公斤/畝,孕穗期追施尿素5~7公斤/畝、氯化鉀3~4公斤/畝。
|
22-9-14
|
一般產量
|
40~50
|
大喇叭口期和孕穗期分別追施尿素6~8公斤/畝、5~7公斤/畝。
|
高產目標
|
45~55
|
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6~8公斤/畝,孕穗期追施尿素5~7公斤/畝、氯化鉀2~3公斤/畝。
|
山地丘陵玉米區
|
15-7-8
|
一般產量
|
50~60
|
大喇叭口期和孕穗期分別追施尿素6~8公斤/畝、5~7公斤/畝。
|
高產目標
|
55~65
|
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6~8公斤/畝,孕穗期追施尿素5~7公斤/畝、氯化鉀2~3公斤/畝。
|
山地丘陵玉米區
|
22-10-13
|
一般產量
|
35~45
|
大喇叭口期和孕穗期分別追施尿素6~8公斤/畝、4~6公斤/畝。
|
高產目標
|
40~50
|
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6~8公斤/畝,孕穗期追施尿素4~6公斤/畝、氯化鉀2~3公斤/畝。
|
作物
|
肥料配方(N-P2O5-K2O)
|
目標產量
|
基肥
(公斤/畝)
|
追肥
|
馬鈴薯
|
13-15-17
|
3000公斤/畝以上
|
60
|
苗期到塊莖膨大期分次追施尿素10~15公斤/畝,硫酸鉀10~15公斤/畝,或追施配方肥(15-10-20)20~25公斤/畝。
|
2000-3000公斤/畝
|
50
|
苗期到塊莖膨大期分次追施尿素5-10公斤/畝,硫酸鉀8-12公斤/畝,或追施配方肥(15-10-20)15-20公斤/畝。
|
1500-2000公斤/畝
|
40
|
苗期到塊莖膨大期分次追施尿素5~10公斤/畝,硫酸鉀5~10公斤/畝,或追施配方肥(15-10-20)10~15公斤/畝。
|
1500公斤/畝以下
|
40
|
苗期到塊莖膨大期分次追施尿素3~5公斤/畝,硫酸鉀4~5公斤/畝,或追施配方肥(15-10-20)10公斤/畝。
|
棉花
|
23-8-14
|
一般產量
|
20~25
|
苗期、蕾期和盛花期分別追施尿素4~5公斤/畝、9~10公斤/畝、7~8公斤/畝, 花鈴期追施配方肥(20-9-16)用量40~45公斤/畝。
|
高產目標
|
25~30
|
苗期、蕾期和盛花期分別追施尿素4~5公斤/畝、9~10公斤/畝、7~8公斤/畝, 花鈴期追施配方肥(20-9-16)用量45~50公斤/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