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推動脫貧地區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實施意見政策解讀 |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省農業農村廳發展規劃處
2021年07月29日 17:50 |
一、制定背景
從脫貧攻堅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轉換。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發展壯大特色產業至關重要。2021年,財政部會同國家鄉村振興局等6部門聯合制定了《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將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調整為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資金規模擴大到1561億元,明確重點支持培育壯大欠發達地區特色優勢產業,并逐年提高資金占比。為培育壯大脫貧地區特色產業,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國家鄉村振興局等10部門印發《關于推動脫貧地區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脫貧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基礎更加穩固、活力持續增強。為貫徹落實文件精神,省農業農村廳會同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9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推動脫貧地區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二、制定依據
根據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國家鄉村振興局等10部門印發《關于推動脫貧地區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意見》(農規發〔2021〕3號)。
三、工作目標
到2025年,全省脫貧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基礎更加穩固,產業布局更加優化,產業體系更加完善,產銷銜接更加順暢,農民增收渠道持續拓寬,發展活力持續增強,實現產業發展“從有到優”轉變。壯大一批有地域特色的主導產業,建成一批綠色標準化生產基地,培育一批帶動力強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打造一批影響力大的特色品牌。
四、主要內容
《意見》要求做到五個堅持:
堅持因地制宜。按照特色化、規模化、品牌化的方向,因地制宜、發揮優勢,找準優勢主導產業,宜農則農、宜游則游、宜工則工、宜商則商。
堅持立農為農。開發鄉村資源優勢,培育特色主導產業,健全聯農帶農機制,把就業崗位和產業增值收益更多留在縣域、留給農民。
堅持政策穩定。保持產業幫扶政策總體穩定,由重點支持貧困村貧困戶向支持產業集中連片發展、農戶普遍受益轉變,由主要支持種養環節向全產業鏈拓展轉變。
堅持市場導向。增強供給適應性,推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提高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堅持久久為功。注重產業后續長期培育,科學規劃,持續用力、穩扎穩打,推動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意見》從重點內容、政策扶持、服務支撐等3個方面出發提出了19項具體措施:加強規劃引領、建設標準化生產基地、提升農產品加工業、加強農產品流通設施建設、拓展農業功能價值、打造知名產品品牌、推動產業園區化發展、強化財政支持、改善產業生產條件、創新金融服務、完善用地政策、加強項目管理、健全產銷銜接機制、健全技術服務機制、健全聯農帶農機制、健全風險防范機制、壓實工作責任、強化考核調度、營造良好氛圍。圍繞工作措施,對相關部門下一步在脫貧地區推進特色產業發展明確了方向與具體工作方法,為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有力支撐。 |
|
 |
版權聲明 |
|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 本站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湖北農業網
(hbnyw.com)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
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湖北農業網 (hbnyw.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