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訂單銷售之路 帶領農戶增收致富——記赤壁市創先種植專業合作社 |
作者:楊蓓 文章來源:湖北省蔬菜辦公室
2021年07月30日 17:40 |
赤壁市創先種植專業合作社位于赤壁市赤壁鎮,緊臨三國赤壁景區旅游快速通道。2013年由赤壁鎮東柳村“兩委”發起,在工商局登記注冊成立。合作社主要通過吸納村民,進行土地流轉,發展有機西瓜、大米和高品質葡萄,實行規模經營,發展現代高效農業。為適應新形勢,提升合作社的實力,更好地為社員服務,2019年,東柳村聯合赤壁市供銷社成立了赤壁市東柳供銷綠色農業有限公司,選舉產生了合作社理事長、理事、監事長、監事。新的公司與創先種植專業合作社融合發展,廣泛吸收村民入股,加強蔬菜基地建設,擴大種植規模,發展蔬菜產業。蔬菜基地每年向社會提供大量的綠色蔬菜、瓜果、糧食及水產品,大大豐富了農產品的供應市場,同時也給農村剩余勞動力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激發了廣大農戶干事創業的熱情,形成了“家家忙生產、戶戶無閑人”的良好氛圍,有力地促進了村集體經濟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
創新技術模式 加強基地建設
赤壁市創先種植專業合作社以村集體經濟組織為平臺,助推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帶動村民發展大棚西瓜和大棚葡萄規模種植,合作社主要種植品牌有早春紅玉西瓜、4K西瓜;西蘭花;東北旱黃瓜;甜玉米;巨峰葡萄等。基地運用先進、成熟的農業新技術、新品種和新設施,采用無土栽培及基質育苗、嫁接、智能控濕控溫一體化等新技術,縮短了育苗周期,降低了種植成本和勞動強度。
合作社以助推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切入點,按照“六統一”的經營模式,指導社員發展高品質西瓜、葡萄和有機大米規模種植。現建有西瓜基地820畝,大棚1850個,年產值1200多萬元;葡萄基地300畝,大棚420個,年產值近300萬元。同時推廣和指導社員進行稻蝦共作養殖,目前有機大米種植面積擴大到了500畝,小龍蝦養殖面積達到2720畝。投資500多萬元新建一個1536m2的智能溫棚和一座1500m3的冷庫,冷庫建成可保鮮瓜果蔬菜,延長貨架期,調劑市場淡季和旺季,實現錯峰銷售,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促進農民增收。
拓寬市場銷售 引領農戶致富
合作社積極探索以市場經營主導、村集體經濟組織引導、合作社專業化管理、農戶入股合作參與的發展模式,2020年又擴大西瓜種植面積300畝,大棚365個,吸納123人就業。生產的產品主要銷往湖南省長沙市、岳陽市;湖北省武漢市以及周邊縣市等,與湖南長沙紅星國際水果批發市場簽訂了產品長期供應合同,合作社從源頭開始層層把控,堅持質量第一,服務至上,產品得到當地消費者的認可。特別是有機西瓜紅玉、4K,供不應求。合作社還計劃2022年在紅星國際水果批發市場租賃店鋪,定點銷售果蔬,提高銷售利潤,打造品牌效益,更好地走向高品質、高收益發展道路。
合作社在經營方面,按照統一品種、統一采購、統一管理、統一包裝、統一銷售的經營模式,帶領社員共同致富。用工人員按照男工15元/小時,女工13元/小時計算工資。820畝蔬菜基地由2個技術人員進行指導,分5片由5個人進行管理,分片核算,如果每片的凈收入超過了預定值,超過部分按20%對管理人員進行獎勵。在收支方面,每天的收入、開支及務工人數在黑板上進行公示,理事會、監事會每半月進行一次盤賬,做到日清月結,公開透明。
赤壁市創先專業合作社現已輻射周邊九毫堤村、易家堤村等,帶動36戶貧困戶入社,經營銷售總收入達到1200萬元,其中大棚西瓜和西蘭花就讓村集體收入達到180萬元以上,入股農戶總收入達到340萬元以上,實現了產業扶貧。合作社每年年底召開股民大會,通過民主集中討論贏利分配。共同商議股民分紅和資本積累以及投資擴大再生產,確保了廣大社員股民利益不受侵害,為合作社的健康有序發展提供了保障。
近年來,合作社不斷優化資源配置,傾力打造集休閑、觀光、采摘于一體的阡陌東柳農業產業園,堅持多產業一體化的發展方向,以第一產業聯動發展二三產業,全力助推鄉村振興。合作社將計劃投資600萬元,在快速通道旁新建集黨群服務中心、游客服務中心為一體的綜合性場所,不斷優化基層黨組織硬件環境,夯實服務群眾新陣地。
下一步,赤壁市創先專業合作社將充分發揮為農服務綜合平臺功能,通過開展一系列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經營,合作共贏,努力實現共同致富的目標,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旅游、觀光、休閑、采摘一體的現代化美麗新農村發揮更大作用。 |
|
 |
版權聲明 |
|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 本站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湖北農業網
(hbnyw.com)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
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湖北農業網 (hbnyw.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
|